UEPlay游藝館

一個探討童玩、玩具、遊戲、游藝、教育的空間

December 26th, 2009

七巧板淺說(三)

 

圖、文:張世宗教育工作室

七巧板的教育功能 七巧板被用來當作教育已有多年,它的教育功能為何呢?
以一家出版七巧板教材的美國教材公司(American Teaching Aids Company)為例,他們指出利用七巧板可幫助兒童下列行為目標的發展:
1.形狀概念
2.視覺分辨
3.認知技巧
4.視覺記憶
5.瞭解空間關係
6.手眼協調
7.精細動作協調
8.思考
9.解難題。

由上述可知,玩七巧板所訓練的項目幾乎包含了認知目標內最簡單的「知覺概念」到最高層次的「解難題」。

此外,玩七巧板也是一種鼓勵開放性、擴散性思考的訓練。就以與七巧板同為拼圖遊戲的一般拼圖(Jig saw Puzzles)來作比較: 一般拼圖是將一張圖畫分割成數片甚至一兩千片,再將分割後的小紙片拼成為原來的圖形,它的標準答案只有一個(如果少了一片就無法拼出這個”標準答案”的圖形了)。

而玩七巧扳正好相反,很簡單的單元組件–五種造型的七片板子,卻可以排出成千成萬各種不同的七巧圖,具有廣大的發展空間。而且中國傳統的七巧圖都是只有輪廓的”黑影\”,就是因為它們多是抽象化的簡單圖形,反而可以提供玩者廣大的想像力填充空間。

走筆至此該暫告一段落了,你是否也覺得七巧板是一個有趣又充滿了挑戰的遊戲呢?你想不想也自己試一試呢?趁還有此念頭的現在不妨馬上就開始吧,小心上癮哦!

December 25th, 2009

七巧板淺說(二)

圖、文:張世宗教育工作室

再來看看它的玩法,古今中外玩七巧板的人很多,其玩法總共可歸納為四類::

一、依組件配置圖去排圖形。這種玩法最簡單,乃依七巧圖的〝解答〞排出各種七巧圖。對幼兒或剛入門者,這種玩法最易引發興趣並一窺七巧圖的奧妙(圖一)

圖一

二、就已知的七巧圖,找出一種或一種以上的排法或者證明它不可能被七巧板所排出。這種玩法最為普遍,也最常被用來考別人或比賽。(圖二)
圖二
三、利用七巧板印了創作,排出前人未曾排出的七巧圖。這一類的作品通常是較具藝術性及較有趣的,而且對新入門者或老手都是頗引人入勝的自我挑戰。例如清咸豐年間(1857年)慈溪嚴笠舫曾首創〝七巧書法〞,結合了七巧板遊戲與書法藝術,擴充了七巧板的表現空間。

December 24th, 2009

七巧板淺說(一)

圖、文:張世宗教育工作室

有個古老的中國益智遊戲曾引起了比魔術方塊–不,比所有任何其他玩具更大的熱潮,不但我們的祖父母、曾祖父母、曾曾……祖父母玩過,西方各國也都為這個「中國的傷腦筋遊戲」而瘋狂一時。
在歐洲1805年已有記載它的論文出現,而到了1818年,德、英、法、意大利、奧地利及美國都出版不同的專書介紹它;直到今天美國學前及小學教育界還設計、出版有關它的教材引進教學活動中,到底是什麼東西有如此大的魅力呢? 那就是本文所要介紹的–七巧板。

  

七巧板物如其名,是由七片板子所組成的。雖然有七個組件但總共卻只有五種形狀,古書上各賦其名,分別是兩「大」,一「中」,兩「小」,一「方」,一「斜」 七巧板的遊戲規則與玩法,玩七巧板的基本規則很簡單,只有兩條:
一、排七巧圖時所有的組件都必須用上,而且只能用此七個組件,不能多,也不能少。
二、各組件間可以角邊相接或邊邊相接,但不能重疊,所以所有排成的七巧圖面積一定相等。

December 23rd, 2009
December 22nd,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