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EPlay游藝館

一個探討童玩、玩具、遊戲、游藝、教育的空間

February 7th, 2008
June 14th, 2007

端午節應景遊戲:象棋殘局–江

文、製作:張世宗教育工作室

划龍舟又稱扒龍船,在端午節這天划龍舟的習俗相傳是為了紀念屈原,南朝梁吳均的《續齊諧記》記載:「楚大夫屈原遭讒不用,是日投是汩羅江死,楚人哀之,乃以舟拯救。端陽重渡,乃遺俗也。」
在《隋書·地理志》也記載:「屈原以五月望日赴汩羅,土人追至洞庭不見,乃歌曰,何由得渡湖?因而鼓棹爭歸,競會亭上,為競渡之戲,迅楫齊馳,棹振水陸,觀看如雲。」都有相關的記載,後來人們為了祭祀投江的屈原,又怕祭祀用的米飯被魚蝦吃掉(一說為蛟龍),就把米放在竹筒或包在竹葉裡,並用五色絲綁起來,就演變成端午吃粽子的習俗。

但其實划龍船的習俗起源很早,在屈原自己所做的九歌中也有龍舟的描述,而在春秋時期的青銅器與戰國時期的帛畫也有划龍舟或乘坐龍舟的圖形出現。

在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端午划龍舟傳說,在吳越地區的人民將龍視為族群的圖騰,在春秋末期吳越交戰時,越王句踐戰敗,為了復仇,越王句踐在五月五日成立水師,並以並以龍舟競渡之名操練水師,後人有感於越王句踐的毅力與決心,便在端午節這天仿效水師操練舉行龍舟競渡,以示紀念。

划龍舟的習俗,隨著民族文化的交流,也出現在日本、韓國、越南等國家,現在已是世界性的體育活動之一了。

June 12th, 2007

端午節應景遊戲:象棋殘局–午

圖、文:張世宗教育工作室

農曆五月五日是端午節,是傳統三大節日之一,古時稱作重五,就像九月九日可稱重九一樣。
端午作為節日名稱始於魏晉時期,晉代周處《風土記》中曾出現「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與夏至同。」的文字。但其實端午節的許多習俗在春秋戰國時期前就開始流傳了。
端午又稱端五或端陽,端是初始的意思,一個月內有五、十五、二十五三個五日,端五就是指第一個五日的意思。從十二地支與農曆月份的對照來說,農曆正月為寅月,五月則是午月;古人常把午時視為陽辰,易經也將一、三、五、七、九視為陽數,因此端午又稱端陽。

January 18th, 2007
January 9th, 2007

新年應景遊戲:象棋殘局—元

  文、圖:張世宗教育工作室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

讓我們一起迎接2007年元月的到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