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EPlay游藝館

一個探討童玩、玩具、遊戲、游藝、教育的空間

November 19th, 2008

好站分享:愛你一輩子

愛你一輩子守護部落格

點此進入首頁

愛:愛心回原點,愛你 原來的模樣 讓你做你自己 more

你:寧靜多一點,讓你 身健康 心寧靜 人平安 more

一:意義多一點,讓你 成為一個身心靈均衡的人 more

輩:背書少一點,讓你 終身喜愛學習 靈活有創意 more

子:指揮少一點,讓你 能獨立思考團隊合作 成為好公民 more

我支持「愛你一輩子」的理念,

加入成為「愛你一輩子守護部落格」,

將在我的部落格協助宣揚「愛你一輩子」,

號召更多朋友一起以行動,

支持並成就每一個孩子的生命。

<<觀看愛你一輩子簡介影片>>

<<觀看已加入守護部落格夥伴們的分享>>

September 22nd, 2008

節錄引用–圓夢——我的行知之旅


楊瑞清校長、林士真老師與張世宗老師(由左至右)

今年的暑假,張世宗老師與林士真老師,受邀到南京行知小學擔任研習講師,除了分享教育觀念,也帶當地老師們開發生活周遭的資源,以「動手做」–彩虹卡、紙片創意解題、紙張說故事、創意編織、豆工…等活動,讓老師透過實做來體悟與思考教育的理念。

南京行知小學是一所農村學校,校園旁邊美麗的藝蓮苑,也是學校教學的資源,行知小學的楊瑞清校長,更透過藝蓮苑中的千瓣蓮*()來傳達他的教育心態:要有耐心,要等待孩子成長,等待花開。

以下的文章,是參與研習的孫明霞老師,對這個研習活動的紀錄與心得,我們取得明霞老師的同意後,將部分內容節錄出來,和大家分享;也歡迎大家到明霞老師個人部落格上,閱讀更多精彩的教育文章。

文:孫明霞 老師

自從05年秋季聽了楊瑞清校長的報告,就開始有了一個夢想——走進行知學校,探訪將一所農村學校辦成一所現代化的學校的秘密,探訪那個神秘美麗的藝蓮苑,探訪那個有著深厚鄉村教育情懷的校長楊瑞清,今天,我的夢終於圓了——

(十四) ~(十六)“創意教學”

林老師開場就傳遞了一種理念——開放的心態:“當我講什麼很好的時候,不是說別的不好;當我講到可以怎樣的時候,不是說這裏做的得不好,做教育就要有開放的心態。” (……略)

林老師在講解結束後,給老師們佈置了三項作業:一是給每個老師發了一張彩虹紙(在一張A4白紙的一邊用紅、橘紅、黃、綠、藍等顏色塗上不同的顏色),要求老師們按照顏色去校園裏隨意尋找與此相同的東西並黏貼在相應顏色的地方,看誰找到的東西多;二是給每個小組發一盒彩色油畫棒,當然是小孩子們塗畫用的那種,還有若干張白紙,可以把你看到的隨便什麼好玩的東西拓印下來;三是給每個小組一個固定的標本——用線固定在卡紙上的一件物體(主要是不同植物的枝條),小組為單位集體合作完成,在校園裏找到這是來自什麼地方的,找到它的“母親”,並說出和它相關知識來。

烈日炎炎,但老師們依然興致極高的在校園裏尋找著“好玩”的東西,平時不被注意的小花小草開始進入了老師們的視野,就像上學的時候外出採集標本一樣,大汗淋漓依然興趣盎然,直到瑞清校長喊了好幾遍“吃午飯了,飯後再繼續找”,大家才不得不離開校園的花花草草進入行知餐廳……

下午一進會議室(成了臨時的教室),林老師就已經在一側扯了根長長的線,用夾子一一掛起了老師們的作業。呵,還真是豐富多彩!張老師的點評,讓我們明白,沒有最好,只有差異,只有千姿百態

下午是張老師講課,一些廢舊報紙竟然在張老師手中變成一件件奇妙的玩具,甚至還伴隨著一個個精彩的故事,這讓我們眼前一亮——如此創意,孩子們還愁沒有東西玩嗎?

比如,一張白紙,三折兩折,再一剪,就成了一個大大的“十”字架的形狀,也就是“天堂”,而剪下來的部分可以拼成“Hell”(地獄)。當然,不是剪完就完了,而是伴隨著一個動人的故事,從“天堂”到“地獄”,隨後,這些剪下來的紙條隨意一拼,又成了“祝”字,再變換,就是“元旦”,也就是隨著故事的進展,進入了耶誕節,然後就是元旦,於是在“祝你元旦快樂”中結束了故事。整個過程,一邊折紙一邊講故事,多麼奇妙!

更妙的是用報紙來進行的創作活動。老師們每人手拿一張大報紙,跟隨著張老師的故事和示範也開始了折疊—— (……略)
就這樣,一張舊報紙,一邊折疊,一邊講故事,竟然是這樣惟妙惟肖、生動有趣。張老師所示範的不僅僅可以講這樣一個故事,而是啟發老師們,可以在遊戲中插入更多有趣的故事,而不是簡單的教給學生怎麼折紙船。根據張老師的紙船和故事,他希望老師們首先可以仿照他的故事和折紙去進行遊戲活動,這是“仿作”;在“仿作”的基礎上,老師們還能“改作”,也就是修改原來的折紙和故事;他更希望達到的目的是“創作”,即老師們能夠自己用廢舊報紙隨意折疊其他的東西,並添加生動有趣的故事,去和學生分享,也可以引導學生自己去編故事。這樣,才是真正利用了身邊的資源,還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吸引學生的參與熱情。 (……略)

研修活動結束時,瑞清校長送給他夫人一朵千瓣蓮,寓意深刻:一朵不曾綻放的千瓣蓮,被瑞清校長一個一個花瓣展開,同時講述了他的“花苞心態”,為什麼這朵花總也不開,因為她孕育了太多的精彩。他告訴大家,自己就像這千瓣蓮,總是不開花,但他相信自己只是遲開的花,並且是最美的、花瓣最多的花,所以,“不要嫌我笨”,要有耐心等待花開……說到最後,“我要把這朵花送給我的太太”,告訴太太對待自己要有耐心,不要抱怨……

其實,你從中一定感受到了,他想說的是:對待每個學生,尤其是對待暫時落後的學生,我們不要總是抱怨、嫌棄孩子,而是要有耐心,要等待孩子成長,等待花開……

明霞老師的部落格:生命的色彩–孫明霞教育教學筆記
圓夢——我的行知之旅全文在:五彩繽紛分類中

剪紙遊戲:一刀剪

*(註):千瓣蓮因為花瓣太多的緣故,花苞長了很久很久也不開花,也由於它的花苞孕育了很久,重量也很大,在即將開花的時候,往往就彎下了腰,那高貴的頭顱也垂向了池水,使得她難以露出其美麗的容顏。有人懷疑她是不是真的有一千多枚花瓣,瑞清校長很自豪的說,“我曾經親自摘回來一朵花來數她的花瓣,真的很驚訝,遠遠超過了一千瓣!”

千瓣蓮

January 10th, 2008

真實版的甲蟲王者:日本昆蟲擂臺大賽(JAPANESE BUG FIGHTS)

作者:HighLander

甲蟲王者(mushking)2002年上市後,除了引發甲蟲王者卡片的收藏熱潮外,也造成的日本甲蟲飼養的風氣再度興起,孩子從『甲蟲王者』引發對甲蟲乃至昆蟲的興趣當然是好事,但是實體的生命跟虛擬的電玩遊戲是不一樣的,實體的甲蟲飼養需要飼主細心的呵護跟照顧,這些活生生的甲蟲不僅不懂什麼『絕招卡片』上的密技,也因為進入成蟲期後其生命也接近尾聲,孩子不僅需要細心照顧,同時可能要面對心愛的甲蟲死亡的問題,如以獨角仙為例其在野地生長成蟲壽命約為1個月,人工飼養壽命大概可以延長為2-3個月,這些都是孩子深處甲蟲王者效應後,師長應注意的問題。

不過,我想大部分的人應該還是對:『到底哪種昆蟲才是昆蟲界的王者』這個議題有興趣,日本電視節目也結合甲蟲熱,拍攝昆蟲擂臺大賽,這個節目將不同種類的昆蟲放在同一個箱子內格鬥,不過還是不脫日本競賽節目的特點,一方為日本土產甲蟲或昆蟲,另一方為外國的昆蟲,有興趣的可以看一看。不過中國的傳統遊戲中,『蟲嬉』一直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不管是『鬥蟋蟀』或『養鳴蟲』都是在中國傳統的休閒生活重要活動,而台灣台南縣的新化鎮豐榮里也一直保有唐代以來「鬥蟋蟀」古風氣,說不定哪天也可以把『蟋蟀王者』推出國際舞台,讓『鬥蟋蟀』等『蟲嬉』遊戲也能再次引領風潮。

有興趣觀賞日本昆蟲擂臺者,可至:JAPANESE BUG FIGHTS(畫面不見得適合每個人,觀賞前請自酌)

畫面擷取自(JAPANESE BUG FIGHTS

畫面擷取自(JAPANESE BUG FIGHTS

畫面擷取自(JAPANESE BUG FIGHTS

畫面擷取自(JAPANESE BUG FIGHTS

畫面擷取自(JAPANESE BUG FIGHTS

December 19th, 2007

部落格小遊戲:MyMiniCity(我的小城市)

 

作者:HighLander

圖片擷取自:UEPLAY’s Minicity

部落格統計流量的程式或服務有很多,很多流量統計程式是以部落格寵物(pet)的方式呈現,其成長則以點選(click)或訂閱量(feed)等資料為依據。這介紹一個結合模擬城市(SimCity)的部落格小遊戲Myminicity,建立自己城市的方式很簡單,只要選擇區域跟城市的名稱就可以。接下來只要部落客將連結貼在網站,就可以有諸如工業發展、商業交易、運輸網路、保全治安、環境保護等選項,應該很趣。

也歡迎讀者到UEPLAY的minicity拜訪。(網址:http://ueplay.myminicity.com/,連結

October 31st, 2007

萬聖夜(Halloween)應景紙工藝:Papercraft Skulls

 

作者:HighLander

萬聖夜(Halloween)在每年的10月31日,是英語系地區如英、美、加、紐、澳等國家的傳統節日。按照中文維基上的介紹:

    萬聖夜起源于英國凱特爾人的傳統節日,在10月的最後一天,他們相信這是夏天的終結,冬天的開始,這一天是一年的重要標誌,是最重要的節日之一,被稱為「死人之日」,或者“鬼節”。這一天各種惡鬼出沒,死去人們的靈魂也會離開身體,在世間遊走,這一天的晚上也就格外危險。人們會把食物放在門口吸引有主的鬼魂靈魂,,凱爾特人會戴上面具。當天主教傳教士登陸不列顛諸島的時候,傳教士們為了壓制這種被他們視為異端的德魯伊傳 統,就把這一天之後的11月第一天定為萬聖節,紀念天主教的聖人們,希望以此打壓這些鬼怪觀念,所以說是先有鬼節,後有萬聖節。也因為這個原因,實際上萬 聖節和鬼節的習俗,主要是在英倫三島和北美的前英屬殖民地,也就是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等等。其中美國的萬聖節前夜傳統最初由來自愛爾蘭和蘇格蘭的移民於19世紀傳入,而其他發達國家則於20世紀末受美國流行文化影響而開始慶祝萬聖夜。

在這個日子中有一些傳統的活動,尤以兒童相關為盛,例如兒童會穿上化妝戲服,扮演吸血鬼、狼人、巫婆等角色,挨家挨戶收集糖果,並高喊「不給糖就搗亂」(Trick-or-treating),而成年人有多會應景的提供一些糖果玩具讓兒童盡興而歸。在華人社會深受西方文化影響的同時,幼稚園、托兒所與小學也紛紛在課程設計中加入這種深具文化色彩的游藝活動,讓孩子們多瞭解一些文化上的差異。以下介紹一些萬聖夜的應景紙工藝,老師或家長除了佈置學習環境外,也可以列印出來讓孩子自己試試看喔。

(一)Papercraft Skulls

這是部落格SkullDay提供的骷顱頭紙工藝,這個紙骷顱下巴還可以上下擺動,有興趣的可以下載PDF檔列印出來DIY

SKULLDAY部落格:網址

骷顱頭紙工藝PDF檔:網址

(二)Halloween CardBoy

CardBoy本站已經介紹多次,這次也推出應景的紙工藝,有殭屍、科學怪人及南瓜人等三種紙工藝可供下載,每次可下載的不一樣還可以享受抽獎的樂趣喔。

Halloween CardBoy的網頁擷取

Halloween CardBoy南瓜人的PDF檔案

Halloween CardBoy:網址

Halloween CardBoy南瓜人的PDF檔案: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