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鍾馨慧
■類型:學具,可用於數學、語文領域的教具。
■設計靈感:
平常我們觀察小朋友的學習方式,可以知道如果教師只是一味的教學,那麼小朋友的專注力很快就會被其他事物影響而減弱,所以需要有親手操作的活動是非常重要的,除了可以讓小朋友更專心之外,更能讓小朋友馬上練習老師上課所教的單元。所以我想到用轉盤的型式,因為這是孩子不能預期的結果,所以他們會非常期待、緊張、專心、注意,可以訓練他們大腦的連結,因為「看到」的視覺神經接收到刺激之後,馬上傳送到大腦做反應,多練習可以使神經的傳遞及接收更加迅速。因此這項有挑戰性的小活動,除了可以拉住學生學習的心,更能增進他們的學習動機以及提高學習的成效。
■ 使用材料:
泡棉板一張、圓形塑膠板一張、箭頭圖片一張、雙腳釘一個。
數學領域:數字1到9各兩張、運算符號:加、減、乘、除、等號各一張。
語文領域:部首一張「木」,偏旁字八張。
■ 製作過程
1.將泡棉板準備好,在上面畫出一個大圓當作底部,然後在上面畫出九等份,再用黑色簽字筆描出邊框及九個等份。
2.在塑膠板上再畫出一個小圓,割下這個小圓,分別在大圓及小圓正中間穿一個洞,然後用雙腳釘將其固定並可以轉動。
3.在製作所需要的數字及文字教具,護背之後,用魔鬼氈做黏貼及更換。
■ 操作方法:
老師可以先出題目,老師自己轉或者讓學生轉動轉盤,當箭頭指向指定數字時,學生立即說出答案。當學生熟習教學內容之後,教師可以採用小組競賽的方式進行,可以複習及加深印象。
■設計目標:
1.學生可以輪流轉動轉盤,比數字的大小。
2.學生能熟記九九乘法,例如:4×9=36
3.學生能學會數學的四則運算,例如:8+2=10、9/3=3
4.學生能辨認及念出同部首但不同偏旁的文字
■適用對象:小二年級以上的孩童
■ 教具皮毛分析
優點:
1.材料簡便、方便準備、容易攜帶。
2.材質堅韌不易損壞、可以重複使用。
3.有附收納袋方便收納,不易遺失。
4.沒有空間場地的限制。
5.可以單獨一個人玩、也可以小組、團體玩。
教育功能
1.可以親自操作,使其轉盤轉動,立即的回饋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力。
2.轉動轉盤可以訓練手部肌肉發展。
3.訓練學生的反應速度加快大腦的連結。
4.可加深對學習內容的印象。
5.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
6.訓練學生的視動能力。
7.可跨不同學習領域,隨時調整教學讓教具多變化。
缺點
1.數字可以黏得更牢固一點,這樣在轉的時候就不易掉落。
2.顏色可以在鮮豔或對比一些,學生會更容易注意到指針所指向的地方。
3.可以用更強力的磁鐵黏貼,這樣就不會因為太用力轉而掉下來。
建議:
1.數學領域可以多延伸,例如:兩位數的四則運算。
2.語文領域可以多延伸,例如:語文的文字可以延伸為造詞。
3.可加入英文或其他學習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