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EPlay游藝館

一個探討童玩、玩具、遊戲、游藝、教育的空間

December 12th, 2012

教具設計:數字轉一轉

作者:鍾馨慧

類型:學具,可用於數學、語文領域的教具。

設計靈感:

平常我們觀察小朋友的學習方式,可以知道如果教師只是一味的教學,那麼小朋友的專注力很快就會被其他事物影響而減弱,所以需要有親手操作的活動是非常重要的,除了可以讓小朋友更專心之外,更能讓小朋友馬上練習老師上課所教的單元。所以我想到用轉盤的型式,因為這是孩子不能預期的結果,所以他們會非常期待、緊張、專心、注意,可以訓練他們大腦的連結,因為「看到」的視覺神經接收到刺激之後,馬上傳送到大腦做反應,多練習可以使神經的傳遞及接收更加迅速。因此這項有挑戰性的小活動,除了可以拉住學生學習的心,更能增進他們的學習動機以及提高學習的成效。

數字轉一轉

 使用材料:

泡棉板一張、圓形塑膠板一張、箭頭圖片一張、雙腳釘一個。

數學領域:數字19各兩張、運算符號:加、減、乘、除、等號各一張。

語文領域:部首一張「木」,偏旁字八張。

 製作過程

1.將泡棉板準備好,在上面畫出一個大圓當作底部,然後在上面畫出九等份,再用黑色簽字筆描出邊框及九個等份。

2.在塑膠板上再畫出一個小圓,割下這個小圓,分別在大圓及小圓正中間穿一個洞,然後用雙腳釘將其固定並可以轉動。

3.在製作所需要的數字及文字教具,護背之後,用魔鬼氈做黏貼及更換。

  操作方法:

老師可以先出題目,老師自己轉或者讓學生轉動轉盤,當箭頭指向指定數字時,學生立即說出答案。當學生熟習教學內容之後,教師可以採用小組競賽的方式進行,可以複習及加深印象。

設計目標:

 

1.學生可以輪流轉動轉盤,比數字的大小。

2.學生能熟記九九乘法,例如:4×9=36

3.學生能學會數學的四則運算,例如:8+2=109/3=3

4.學生能辨認及念出同部首但不同偏旁的文字

 

■適用對象:小二年級以上的孩童

教具皮毛分析

優點:

1.材料簡便、方便準備、容易攜帶。

2.材質堅韌不易損壞、可以重複使用。

3.有附收納袋方便收納,不易遺失。

4.沒有空間場地的限制。

5.可以單獨一個人玩、也可以小組、團體玩。

教育功能

1.可以親自操作,使其轉盤轉動,立即的回饋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力。

2.轉動轉盤可以訓練手部肌肉發展。

3.訓練學生的反應速度加快大腦的連結。

4.可加深對學習內容的印象。

5.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

6.訓練學生的視動能力。

7.可跨不同學習領域,隨時調整教學讓教具多變化。

缺點

1.數字可以黏得更牢固一點,這樣在轉的時候就不易掉落。

2.顏色可以在鮮豔或對比一些,學生會更容易注意到指針所指向的地方。

3.可以用更強力的磁鐵黏貼,這樣就不會因為太用力轉而掉下來。

建議:

1.數學領域可以多延伸,例如:兩位數的四則運算。

2.語文領域可以多延伸,例如:語文的文字可以延伸為造詞。

3.可加入英文或其他學習領域。

October 31st, 2012

教具設計:穿衣抽抽樂

作者:黃德馨

類型:藝術類

設計目標:訓練小朋友辨認顏色的能力

適用對象: 46歲孩童

使用材料:圈線筆記本*1、魔鬼氈、西卡紙*2、彩色鉛筆、紙盒

操作方法:

<第一種玩法>(共有十二種顏色)

簡單版:抽一張卡片, 看看是什麼顏色,然後翻找換衣服的本子照出卡片上的顏色。

中等版:抽三張卡片,看看是什麼顏色,然後翻找照出卡片上的顏色。

困難版:先把卡片上的魔鬼氈顏色紙片撕下來,然後任意貼到遊戲版上,接著把卡片放回盒子,抽一到三張卡片,抽到顏色後,開始走遊戲版上的路線,找出最終的顏色,並排出顏色在換衣服的本子,遊戲板有不同的數字,必要時可以以此計分。

<第二種玩法>

把魔鬼氈顏色紙片撕下來,請小朋友黏回正確的紙卡上。

穿衣抽抽樂

教具皮毛分析:

顏色豐富,玩法多,有不同的人物的臉可以供選擇,不一樣的衣服造型吸引孩子的注意。

訓練小肌肉發展(翻找)。

訓練孩子顏色的認知。

空間概念

紙張過軟,不好翻找,容易折損,圈線內頁容易撕毀。

 

老師建議可以用西卡紙來製作內頁。

不要使用圈線筆記本,以免容易破壞

 

October 29th, 2012

教具設計:小青蛙跳跳跳

作者:吳侑勤

一、教具介紹

(1)教具名稱:小青蛙跳跳跳

(2)類型:科學類               

(3)設計靈感:想到小青蛙很好發揮,可以做出各種不同的可愛表情,比較容易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吹力訓練也可以訓練孩子的嘴部小肌肉的控制。至於葉片是因為想到小青蛙就會想到荷葉,才想到可以接青蛙。


(4)使用材料:粉彩紙、
珍珠板、吸管、雙面膠            

(5)操作方法:一人扮演小青蛙朝著吸管吹氣

        一人在對面接住跳過來的青蛙     

(6)設計目標:

□讓孩子了解無形的空氣可以造成有形的影響,吹得用力與否也影響小青蛙跳躍的遠近,還有大片的葉子會比小片來的容易接到。

訓練手眼協調。

在介紹青蛙們的時候也可以順便講到一些關於青蛙的生態。

   

(7)適用對象:三歲以上

 跳蛙3

     

二、教具皮毛分析

 

可愛的小青蛙能夠輕易引起小朋友的注意,簡單的製作也較不耗時間,可帶領孩子在課堂上自己動手做。

訓練孩子嘴部小肌肉的發展,學習如何吹得遠的技巧

訓練手眼協調,可以請兩位小朋友一組,一個人吹一個人接。

因為是直接嘴部接觸,較不衛生。

一次最多只能兩個小朋友玩,且吸管用一次就必須丟掉,會比較麻煩,老師不能只做一個讓全班一起玩。

青蛙上的吸管是用麥當勞較粗的吸管,荷葉上的是一般的吸管,有時候會比較難插進去。

可以多設計不同樣子的青蛙,也可以做很多種繽紛的荷葉,讓教具更生動可愛。

要注意教具的堅固度,反覆操作不會很快損壞

July 19th, 2011

挑戰立體地圖

圖、文:陳學錚

July 15th,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