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EPlay游藝館

一個探討童玩、玩具、遊戲、游藝、教育的空間

May 30th, 2005

〈擊壤∕九柱〉

中國上古時代有「擊壤」之戲,幾千年來演變出許多投擲遊戲,如:「飛堶」、「打瓦」等;唐代還有「木射」之戲,又稱「十五柱球戲」,形式已類同於今日之保齡球戲。在<世紀德國教會把柱子排在地上象徵異教徒,讓居民用石頭打倒,後逐漸演變成「九柱戲」,世紀時在英國盛行開來。早期擊球方式分滾球和吊球兩種,玩者將球拉高,放手後撞倒多者為勝,是酒館裡受歡迎的賭博遊戲。此戲後來經荷蘭移民介紹到美國後,在美國將九支改為十支,發展成我們所知的保齡球了。

May 29th, 2005

〈騎射〉

騎馬射箭狩獵不但是休閒娛樂之活動;也是習武強兵之訓練,幾乎是全世界大多數民族所崇尚的傳統體育民俗活動。中國各朝的軍事手段都重騎射,從遠古的后羿到清朝歷久不衰。一般狩獵的方法,幾乎都是以弓箭射殺,或用網與陷阱來活捉獵物,但傳說商朝紂王有驚人臂力,曾以空手制服猛獸。宋代宮女也習武,將騎射打獵視為重要內容,宋徽宗時還特地命她們在宴會上表演,令大臣們汗顏。



May 28th, 2005

水嬉

水嬉指水上活動,所謂「以足蹶、以手播」,便是指越水渡江的技能。史稱晉代周處泳技過人,下水三天三夜,殺死蛟龍才出,可見其泳技之高。中國宮廷水上的競賽有賽船、長泳及跳水等。三月三日為中國傳統水節,民間男女老少都會到水邊洗滌,洗去一年的塵垢跟疾病。冬天水結冰後有冰嬉活動,因為是滿人的習俗,清代的君王都十分重視,尤以乾隆皇最愛,每年舉行大典,親臨檢閱;民間也有冰上蹴鞠、冰床、滑冰、打滑撻等冰嬉活動。


May 26th, 2005

〈童戲∕扮演〉

童年的扮演遊戲分為模擬角色的「扮」與情境參與的「演」。中國傳統的「百子圖」、「鬧學圖」等常以童戲作為主題,童趣橫生,為我們留下過去童年生活的的蛛絲馬跡。在西方童年最具代表性的的扮演玩具就是「娃娃屋」,據說其發展始於希臘羅馬時代。世紀的富商及貴族夫人以收集娃娃屋與迷你家具為時尚。18世紀,德國人把娃娃屋當作教育性玩具。娃娃屋以扮家家酒的玩具形式出現,是世紀中期以後的事了。



May 25th, 2005

〈聲玩〉

「聲玩」泛指一切可發出聲響的玩具,起源甚早,分佈也廣。由於材料和工藝的局限性小,無論是金屬、木屬、土屬、陶瓷…,甚至貝殼、果核、玻璃,都可作聲玩。聲玩依發聲原理之不同,可分:擊樂、管樂、弦樂等。擊樂聲玩有:博浪鼓、響板、風鈴…等;管樂有:泥哨、泥叫虎、壎、水笛…等;弦樂有:叫貓、鳴蟬、風箏…等。有趣的是在歐洲和中國都有旋轉發聲的「搖叫」玩具,中國搖叫常做成「蟬」之形,像是蟬在發出鳴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