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值宴玉熙宮,歌舞朝朝樂事同。

妃子自矜身手好,親來階下抖空中。

清.無名氏《玩空竹》

這首詩中所提到的「空中」,其實就是「空竹」,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扯鈴」。空竹,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種竹質玩具。根據考證,清代中葉的空的和今天大家所見到的空竹,在外觀和設計上幾乎沒有什麼差別。當時,民間非常盛行「抖空竹」的遊戲,它傳入宮中以後,也深受宮中婦女的喜愛。這首《玩空竹》所描寫的,就是宮中婦女正在開開心心大玩「抖空竹」的情景。

從前,在北京以及北方其他的許多城市,一到春節廟會,都會有專門賣空竹的攤子。空竹有大有小,一般是以「響」來加以區別,譬如六響、八響、十二響、二十四響等等。一「響」就是一個音孔。因此,響數越多,抖動起來的聲音也就越響,很多人都覺得玩起來更神氣,價格也就更貴了。空竹也有「單筒」、「雙筒」之分。一般來說,雙筒比較好拿,也比較好學;單筒的則因不容易掌握平衡,所以比較難學。

想到空竹,很多人很自然的會聯想到陀螺,認為這兩者之間有一種非常有趣的關係。怎麼說呢?原來,有人把具有聲音變化的陀螺叫做「地牛」。因此,空竹的「空」是表示「空中」;而「空竹」,也就變戚是「不著地的地牛」了。

值得一提的竹質玩具還有很多。比方說,竹蜻蜓、響板、儲錢筒,都是大家所熟悉的。竹弩、竹槍,則是小男孩特別喜歡的玩具。今天,由於各式各樣的玩具槍太令人眼花撩亂,很多現代的孩子或許很難想像,過去的孩子是如何利用簡單的竹棍、筷子和冰棒棍,來做一把好玩的玩具槍。其實,這樣的玩具槍,「火力」是不輸現代琳琅滿目的玩具槍的(因為在想像的世界中,火力可發揮到無窮大)。更重要的,是在製作玩具槍的過程中,也充滿了樂趣,甚至還常會激發孩子「發明」的潛能。因為每個孩子,都要夢想自己能擁有全世界火力最強大、性能最優越的玩具槍啊!(出自玩遊戲‧張世宗著‧頁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