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EPlay游藝館

一個探討童玩、玩具、遊戲、游藝、教育的空間

December 30th, 2005

年畫中的玄機(二)

作者:張世宗教育研究室

榴開百子圖
 「百子圖」要畫一百個小男孩,是不是太累人了!
 有沒有見過石榴果實?當它熟透時會從果蒂的部分裂開,露出裡面密密麻麻的種子,所以它也經常進入年畫的題材,代表多子多孫之意(圖四、五、六)。

December 29th, 2005

年畫中的玄機(一)

作者:張世宗教育研究室

吃過冬至湯圓,又是農曆春節的來臨。對現代的兒童來說,春節的最大意義就是「有錢又有閒」──不但有年假可放,又能領到一筆壓歲錢;可是有些大人卻在感嘆︰「現在過年愈來愈沒有年味了!」,這表示許多有趣的習俗正在漸漸消失。
農曆十二月八日是「臘八」,根據台灣的習俗,必須從這一天開始準備年節事物,其中包括了在家戶內外貼上各種吉祥年畫(圖一)。

流傳至今,除了貼春聯的習俗仍然保留外,這種以木版套色印刷的年畫已經非常少見了。正因為年畫要透過非文字語言的圖形來傳達吉祥意義,因此產生許多創意空間,也算是一種圖謎喲!
 我們現在就來回味一下年節習俗當中,最有趣的項目之一──年畫裡所暗藏的玄機吧!

五子登科、百子圖
 三字經中有一句話︰「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具揚」,意思是竇燕山上的五個兒子都做高官,所以「五子登科」就成了常用的恭賀名言,更有不少年畫以這句成語為主題(圖二)。


 

中國人自古以來便重視傳宗接代,光有五子還嫌不夠,「百子千孫」才是好福氣,所以常作「百子圖」,繪上一百個正在嬉戲的小男孩,表示多子多孫(圖三)。

December 28th, 2005

迴紋針與小狗(一)

作者:李文秀

說到迴紋針應該沒人會說他沒用過吧!
迴紋針可以重複使用夾文件,雖然文具不斷推陳出新,但迴紋針並沒有因此而消失。

這個可愛的小文具,除了可以拿來夾夾文件,還能做什麼呢?

自然課時用來測量磁鐵的磁性大小;把廻紋針弄直,從光碟前面的孔插進去,拿出關機前忘了拿出來的光碟片……

但是,你知道嗎?迴紋針還可以拿來排圖形,也可以代替火柴棒…當然不是點蠟燭啦!而是玩火柴棒遊戲。


多邊形


椅子與小孩


小狗

各位讀者,請你移動上圖小狗中的一支迴紋針,讓小狗的頭從左邊轉到右邊。

另外,迴紋針還能拿來做什麼呢?歡迎各位讀者想想看,並與大家分享你的創意。

December 27th, 2005

冬至–九九消寒圖

作者:張世宗

「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當人們不如意時,常以這句話來自我勉勵。冬至是節氣的開始(中國農民曆的計算單位),由冬至到立春剛好是八十一天,是一年中夜晚最長,白天最短,也是最冷的日子。以前人們為了在寒冷的冬天等待春日到來,就發明了一種室內遊戲 ── 九九消寒圖。它有許多不同的形式,有的人在紙上畫一棵梅樹,樹上有八十一片花瓣,旁邊寫著「若見圖中花滿色,便是門外草皆青」。自冬至開始,一天為一片花瓣上顏色(通常是紅色),直到全部塗完,白梅變成紅梅時,也就是春分日到了。也有人在紙上寫九個空心字,每一個字一定是九畫,例如「春前庭柏風送香盈室」,或「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等,總共是八十一畫,每天以毛筆填入一筆畫,等到寫完九個字,春天也就到了。更有人發揮巧思,在寫過的筆畫上順便記下當日氣象,或以紅、藍、黃、白四色分別代表晴、陰、風、雪四種氣象填入,不但達到寒冬待春的樂趣,也順便記下每一天的氣象。

下圖是兩張九九消寒圖,你願意模仿古人玩玩看嗎?

December 26th, 2005

台灣的游藝文化-〈毽子〉

 

作者:張世宗教育研究室

毽子是一項古老的足技游藝,在民間流傳甚廣也甚久遠,一般認為由是古代的足球運動–「蹴鞠」演變而來。

在鄉土農村時期,過節時要吃雞鴨等,都是由市上買活體回家現宰,放血拔毛後,這些禽羽都不能浪費,還有人會來秤斤收購雞毛去作毯子(除塵具)等用具。孩童們也不會放過此難得的機會,偷偷留下幾根精選的雞毛,將羽毛固定或在銅板或鐵片上,做成自製的毽子來玩。在平時,亦可用紙、碎布、毛線來代替羽毛,製作完成後也易於攜帶。

踢毽子可訓練平衡感及視覺與肢體協調性,不論在室內室外皆可玩,較不受場地限制。玩法亦豐富多變,主要分為文武踢兩大類。

「文踢」是指用單腳踢,另一隻腳站在地上不動,屬於較基本的動作;「武踢」常需要以雙腳離地的跳躍動作來踢毽子(又稱「跳踢」);而文武踢混合後,可以產生的招式變化就更多了。

除了用腳踢拋耍弄外,還能用額頭、臉頰、肩膀、手背…等身體各部位來接毽子;除了個人演練;也能團體群戲、多人比賽;有時還以接力方式進行連環對抗賽。

毽子的運動激緩均可,運動年齡甚長,不但男女接適、老少咸宜,更是可以視為終身運動的「國技」呢!孩童們聚在一起嘴裡唱著輕鬆逗趣的歌謠,大家配合節奏輪番上場大顯身手,既能健身怡情、又可凝聚團隊互動感情,孩子們愛玩,連大人們都熱此不疲呢。其實有許多老當益壯的踢毽高手,鬍子一把了,但踢起毽來卻虎虎生風。說真的,演練了大輩子的純熟足技,臉上無毛的小伙子哪是對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