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EPlay游藝館

一個探討童玩、玩具、遊戲、游藝、教育的空間

December 15th, 2006

Protected: 玩具操作短片:方塊變形結構

This content is password protected. To view it please enter your password below:

December 15th, 2006

聖誕裝飾DIY-丹麥式聖誕紅心

圖文:張世宗教育研究室

origamiorigami
‧材料:

紅色和白色色紙各1張、鉛筆、尺、剪刀、膠水

origami

‧步驟:

1.準備長約10.5cm、寬約7cm的紅色和白色色紙各1張。
2.色紙上方預留約3cm的高度,畫一圓弧。
3.利用尺,將色紙下方等分成3等分。

origami
4.之後沿鉛筆線剪開。

origami
5.將紅色色紙疊於白色色紙上方。
6.將紅色的第一條紙條穿過白色第二條下方,再繞於白色第三條上方。

origami
7.再將紅色的第二條紙條穿過白色第一條下方,繞於白色第二條上方,再穿過白色第三條下方。
8.紅色的第三條紙條和步驟6作法相同,
一上一下,彼此交錯穿插,編織組合。

origami
9.最後用膠水將紙條末端黏合,即完成聖誕紅心囉!

如果希望紅心的層次更加豐富,

origami
可將紙條多些等分,
交錯編織,

origami
會使紅心有不同的效果喔!

origami

一起來試試看吧!

December 15th, 2006

角色設計(character design)的衍生產業1:COSPLAY

by HighLander

一個成功的角色設計,可以讓閱聽人、消費者產生強烈的認同,除了使角色載體的產品,如漫畫、電影、遊戲等獲得市場的認同外,更重要的是周邊的產品在認同者『愛屋及烏』的心理下,也跟著暢銷流行,例如近期電視台播出『忍風戰隊』、『爆龍戰隊』、『特搜戰隊』等一連串的特攝影集頗受歡迎,敏感的商人馬上將倉庫的相關玩具陳列上駕,賣場上也到處都是相關產品,從文具到衣服無所不包,讓角色設計的漣漪效應不斷擴張,相關衍生的產業也源源不斷的產生,而認同喜歡某個角色到極點最大的願望就是變成這角色,『COSPLAY』這個新的名詞與次文化因而產生 。

所謂COSPLAY比較可信的說法是日式英語『Costume play』的簡稱,其義為角色扮演,從事這個活動的人日語為コスプレイヤー(COSPLAYER),而這個角色扮演的活動從原本動漫畫展覽的附屬活動,逐漸擴張成一個獨特的次文化,除了產生一些COPLAY界的名人或明星(如扮相俊美的櫻庭時央)當然也產生一些次文化的語言(例如簡稱Cosplayer為Coser)與流通在角色扮演界的雜誌書籍,其社群的營造活動也是值得注意的,其直接創造的需求包括:場景細節的資訊、道具衣服製作、髮飾化妝等,間接的需求則包括攝影器材、人際網絡的建立(團體的Cosplay)等等。

keroro cosplay

cosplayer 扮演KERORO軍曹動畫中主角(出自wikipedia)

不過就歷史的角度而言,其實角色扮演並非現代人的專利,這種模仿心儀角色的行為自古即有,只不過古代資源有限,這種活動多限於上層階級有錢有閒的人才可能從事,而且非常專業。例如慈禧太后曾扮演觀音菩薩,場景也是布置的很豪華,清朝雍正皇帝也留下不少角色扮演的畫像,下圖就是一個例子,從這張雍正行樂圖可以看到,平時嚴肅的雍正戴假髮,穿西方服飾,做出獵虎的動作,與那些認真模仿心儀角色的coser有什麼差別呢?

cospla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