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EPlay游藝館

一個探討童玩、玩具、遊戲、游藝、教育的空間

January 31st, 2007

桌上遊戲介紹:超級瑪利兄弟的桌上遊戲

by HighLander

日本玩具商Epoch推出超級瑪利兄弟的桌上遊戲,不曉得台灣有沒有代理進口。

Super Mario Bros: The Board Games

Super Mario Bros: The Board Games

畫面擷取自:Kotaku, the Gamer’s Guide

原文出處:New Super Mario Bros: The Board Games

January 31st, 2007

春節民俗-窗花與剪紙

窗花是一種剪紙藝術,顧名思義就是貼在窗上的剪紙作品。

春節時將剪紙貼在窗上的風氣,是由古人過年時在門窗上畫雞的習俗而來。在古代,雞鳴代表著新的一天到來,有重見光明與新生的象徵意涵,與傳說中能避邪的重明鳥或是天雞有著相同的特性,因此古人認為雞就是能避邪的重明鳥所變,王宮貴族用銅鑄或木刻做出重明鳥的象徵形象放在門戶,而民間則以手繪的方式畫在門窗上,來防止鬼怪傷害人類。

隨著時代的流傳與紙的發明,就漸漸發展成窗花與剪紙,剪紙的內容也不限於雞,包括神話傳說、象徵吉祥的動植物圖案、十二生肖、文字、與農村婦女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物都成為窗花與剪紙的題材。

現存最早的剪紙,是從新疆吐魯番高昌故址出土的南北朝五幅團花剪紙,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了。但早在全唐詩中就有「欲剪宜春字,春寒入剪刀」的詩句,唐朝時,春節剪紙裝飾已相當普遍,而將剪好的作品貼在窗上,兼具了裝飾與展示女子手藝的作用,婦女在閒暇之餘動手剪紙,也教女兒、孫女剪紙,因此又稱為母親的藝術,許多的故事與習俗就透過剪紙一代代的流傳下來,不只傳承了技術也傳承了文化。

剪花娘子庫淑蘭

陜北剪紙

January 30th, 2007

春節民俗-壓歲錢


圖文:張世宗教育研究室


【新收壓歲錢】
「壓歲錢」又稱「押歲錢」、「壓祟錢」、「壓勝錢」等。
古代約從魏晉時期就有在過年時給孩子壓歲錢的習俗。當時認為壓歲錢有巫術上所稱的「壓勝」作用。而當時稱為「壓勝錢」之物,形似錢幣,上有文字或吉祥圖案,可以用來降妖除魔。


【百子嬉春圖】
關於「壓歲錢」有一個有趣的傳說─古代有一個叫做「祟」的小妖怪,全身烏黑,只有手是白色的,面目猙獰,長相十分恐怖。而他有一個特殊的習慣─他專挑年三十(農曆十二月三十)的夜裡跑出來嚇孩子,而且特別喜歡對熟睡的孩子下毒手。只要被「祟」摸過腦門的孩子,就會高燒不起。而如果運氣好,幾天燒退後,也會變得呆頭呆腦的。
人們因害怕「祟」會傷害自己的孩子,就會點著燈,整夜不睡,守在孩子身邊,希望藉由全家聚在一起的力量,祈求「祟」的遠離,所以人們特別稱年三十這一天為「守祟」。
據說當時嘉興府有戶老來得子的管姓人家,十分疼愛他的孩子。年三十的那天晚上,管老爺子陪在孩子身邊玩銅錢,父子兩人玩著玩著就不小心睡著了,而用紅紙包的八塊銅錢就散落在枕邊。半夜,「祟」看這一家人正睡熟,就趁機溜了進來。當他正想要對孩子下毒手時,突然枕邊閃出一道金光。受到驚嚇的他,立刻奪門而出。後來這件事傳開之後,街坊鄰居紛紛效仿,每逢年三十,家家戶戶都會用紅紙包上銅錢放在孩子的枕邊,從此之後,「祟」就再也沒來欺負孩子了。所以人們將包上紅紙的銅錢稱之為「壓祟錢」。因「祟」與「歲」同音,後來人就把「壓祟錢」稱之為「壓歲錢」了!
而宋以後,「壓歲錢」改為銅幣,稱之為「壓勝錢」。過年時人們給孩子的壓歲錢為中間有個四方孔,可以用繩子穿起來的小麻錢。若過年時給孩子十個或百個小麻錢,就會代表著孩子將來會長命百歲。


【新年禮物】
現在給孩子「壓歲錢」已變成家家戶戶過年時的傳統了!但古代也有不用「錢」為孩子「壓歲」的哦!宋代大文豪蘇軾送其子蘇轍一個硯台,並親手在硯台刻上硯銘以激勵其子。
若長輩們在春節時送給孩子們的是能鼓勵孩子、激勵孩子的「壓歲物」,相信會更具意義!
「壓歲」不用「錢」,送孩子一些「壓歲物」、「壓歲言」,也是另一種不錯的方式哦!

January 30th, 2007
January 29th, 2007

兒童博物館:The Magic House(四)

文圖:張世宗教育研究室

The Magic House還有什麼特色呢?

【科學實驗的】

你可以看到隱藏的三角形嗎?

左邊的小女孩正在幫她的朋友畫出「側影」(她的朋友在小房間內),而右邊的小女孩正在旋轉「視錯覺」轉盤,一轉動就可以看到變化的圖形。

這也是在各兒童博物館都常見到的泡泡遊戲:操作者進入站在圓盤上,慢慢拉動繩子以形成包圍自己的泡泡網。

【操作的】

館內有各種設備讓孩子動手操作,例如磁鐵迷宮,拿起右邊的筆來吸起鐵珠,手眼協調要好才能到達終點喔!而不同的球滾道,讓孩子觀察陂度高低如何影響球滾動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