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張世宗教育研究室
放鞭炮已是歷史悠久的傳統民俗,發展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宋代王安石在《元日》中曾寫到:「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鞭炮最早用於驅魔避邪。傳說在古代有個專門吃人的「年」獸,人人都懼怕。後來人們利用放鞭炮來驅趕年獸,而幸運活下來的人就會說:「過年了!過年了!」代表年獸已經被趕走了。
而現代,華人在各類大大小小的慶典、活動上幾乎都會放鞭炮,特別是在春節期間。因鞭炮所營造出的聲光效果,大大增進了年節的熱鬧氣氛。
鞭炮發展至今已有許許多多的種類,大致可分為:
一、火花類:勝利火花、蛇炮、龍吐珠、火箭、大龍炮、仙女棒、手榴彈、水鴛鴦、飛碟炮、連珠炮、排炮、小蜜蜂等。
二、旋轉類:蛇炮、陀螺炮、飛碟炮、小蜜蜂等。
三、行走類:老鼠炮。
四、飛行類:火箭筒、火箭、降落傘、大龍炮等。
五、升空類:沖天炮、蝴蝶炮等。
六、爆炸音類:蛇炮、水中絞龍、火箭筒、火箭、降落傘、大龍炮、沖天炮、甩炮、手榴彈、水鴛鴦、陀螺炮、連珠炮、排炮、老鼠炮、小蜜蜂等。
七、煙霧類:煙霧彈。
八、摔炮類:甩炮。
(以上參考資料來源:台灣大百科全書)
由於爆竹、煙火的施放,對於空氣質量的影響以及所產生的噪音汙染,對自身與附近居民的居住安全、品質構成極大的危害。因此內政部已於九十三年四月十三日公佈實施「爆竹煙火管理條例施行細則」,保障民眾的安全。
提醒大家,放鞭炮時應注意時間、地點。選購鞭炮時,要選擇有消防署驗證合格、貼有標章的鞭炮。而或能減少燃放爆竹,改用環保鞭炮,不但能減少鞭炮所產生的垃圾量,而且也能給予大家一個較清靜的年節喔!
Chinese calendar Chinese New Year’s Day custom C 文化游藝 firecrackers firework lunar calendar lunar New Year’s Day New Year’s Eve popper the Spring Festival 節氣游藝 習俗 春節 煙花 爆竹 過年 鞭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