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世宗教育工作室

彈珠一種常見的玩法就是”滾”,因此有許多不同軌道與關卡的滾珠玩具,滾珠玩具有不同的大小和難易度,各個年齡層都有適合的滾珠玩具。

上下轉盤
用莫比帶(Möbius strip)的原理,整個轉盤只有一條單純的軌道軌道,與太極球有相似之處,遊戲的時候需上下翻轉整個轉盤,讓小球不斷的在軌道上滾動不掉落,有助手眼協調與專注力的訓練,並同時運用到手腕、手肘與肩膀的肌肉。
圖:童心園網站

彈珠迷宮
不同於上下轉盤的單純軌道,彈珠迷宮的軌道複雜許多,甚至設有陷阱,軌道有平面也有立體,為了避免珠子在遊戲時掉落,外面都有透明的外殼,一樣是透過手眼的協調,傾斜或翻轉彈珠迷宮,讓珠子小心的從起點滾到終點。
 圖:張世宗教育工作室

這個彈珠迷宮球雖只有手掌的大小,但有六個連接處可連接其他不同關卡的迷宮球,遊戲者可自行決定難易度與變化。
圖:張世宗教育工作室

有一百個關卡的彈珠迷宮球,每個關卡都有數字標示,可自我挑戰也可多人競賽,正個球體內有很多不同角度的軌道,也有能轉動移位的機關,一條軌道的上下兩面分別是不同的關卡,路徑的設計與小空間的運用,在遊戲挑戰的同時也充滿驚喜。
圖:張世宗教育工作室
圖:張世宗教育工作室

這也是一個滾珠迷宮,不過並不是用傾斜盤面的方式來玩,而是用磁力筆將珠子順著軌道吸到目的地,小朋友在抓握與移動磁力筆時可訓練手部的肌肉做較精確的動作,迷宮內通常有多顆不同顏色的珠子,常結合顏色、數量等認知學習的設計。
圖:張世宗教育工作室

想自己設計製做有趣的滾珠玩具嗎?
請看彈珠玩具DI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