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除了划龍舟,以前的人們還有一些游藝活動,例如從採藥活動中衍化出來的蹋草和鬥草遊戲。蹋草遊戲就是類似踏青的遊樂活動;而「鬥草」,可分為文鬥和武鬥。文鬥,簡單來說,就是把花名草名互相相對,如對對聯一般,誰對不上就輸了,是一種文雅的民間遊戲。鬥草一般在春季比較流行,因為春暖花開,百草萌生,可以找到比較多的植物種類,而在某些地區也延伸到端午節,成為端午節一種趣玩,在粱朝宗懍所寫的《荊楚歲時記》中,就已經記載了當地民眾在過端午節時,有一種「鬥百草」的習俗。
再者,在《紅樓夢》第22回,有一段香菱和荳官玩鬥草的生動描寫:比方說,以君子竹對羅漢松,星星翠對美人蕉。可以比草的多寡、韌性或罕見與否等等。從這些遊戲當中,可以引發大家對身邊植物的認識和瞭解。從這個觀點來看,這些遊戲其實很適合現代的孩子們來嘗試。
而武鬥,就是採來花草,兩個人互相將花草交錯鉤住,然後互相拉扯,誰的折斷就是輸了。這個遊戲除了靠運氣,也考考採花草的人會不會判斷花草的韌性和生長狀態,能找到比較健康的花草,獲勝的機會也就比較高了。
整理:林士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