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遊是一種探索行為,由於本身好奇心和求知慾的驅使而去接觸新事物、新刺激,以獲得親身經驗,像遊山玩水、遊覽、遊歷等怡情益智的行為均屬之。我國古代有許多人很熱衷於這種活動,也產生了像《徐霞客遊記》、《水經》等重要記錄文學作品。研究中國遊藝活動的楊蔭深先生認為《論語‧述而篇》中「遊於藝」指的就是遊戲的藝術。其實,孔子所說的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幾乎包含到現代教育目標的三大領域。禮、樂代表情意(Affective)的學習;射、御代表技能(Motor-Skill)的學習;書、數代表認知(Cognitive)的學習。 值的注意是,古人將情意學習置於前,而認知學習置於後;現代人卻重認知而輕情意。其實父母可以偶而帶著孩子到另一個嶄新的環境中,讓孩子的好奇心及探索心自由發揮,若孩子不問也不必急著告知或教導孩子,他們透過全身的感官所吸收的知識,可能被成人獲得或想教的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