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進行的好玩事:童心童趣2005年童玩游藝展
地點:彰化市藝術館(彰化市中山路二段542號)
時間:94年8月6日~9月6日 上午9:00至晚上9:00(逢週一休館)
彰化市公所為提倡兒童假日藝術活動,特別舉辦童玩游藝展。邀請張世宗教授規劃、設計、製作「昨日童年」鄉土童玩游藝展,展示內容除了一樓大廳的鄉土創作童玩及益智游藝童玩外;更有二樓的「昨日童年─戰前期、鄉土期、當代期」童玩特展。並且除了靜態展示,更有動手操作和DIY創作活動,歡迎全國同胞親子──尤其彰化及鄰近地區的同好朋友們前往參觀,更棒的是一切完全免費。另有相關活動請上彰化市公所網站 瀏覽。
圖一:展覽會場俯視景
圖二:開幕展﹝張世宗老師〈右〉、方朱憲老師〈中〉、彰化市市長溫國銘〈左〉﹞
□童玩游藝展介紹
1. 游藝學理念
* 「游於藝」–均衡完整的傳統修身之道。
* 「玩童傳統」–自己做、自己玩的創造精神。
*玩的三形式 –「物玩」、「境遊」、「人戲」。
圖三:玩的三種形式介紹
2. 鄉土創作童玩
在電動玩具入侵童年生活的「鄉土時代」,最具代表性的鄉土童玩就是兒童能自製、可操作、會動的創作玩具,而這也是創作玩具的教育價值和意義之所在。例如鄉間兒童以現成的稻草桿做成,於下方抽拉就會動的「稻草人」;又或如城市兒童用紙盒、瓶蓋做出會動的「車子」,這些手工玩具都顯示了孩子利用週遭素材「自己做、自己玩」的「玩童傳統」。可惜的是,今日兒童擁有許多現成的廠製量產玩具,卻少了那種自製玩具的能力訓練和創意發揮。鄉土時期的「創作遊藝」依照其功能形式的差異,可以再分為:〈塑形〉、〈造形〉、〈編織〉、〈建構〉、〈結構〉、〈機構〉、〈功能〉、〈技能〉等八種主要分類。
圖四:鄉土創作分類
圖五:功能玩具介紹。
3.益智游藝童玩
「益智游藝」泛指各種益智玩具的總和稱呼,通常都具有挑戰個人能力的特質,在過去是非常吸引人的傳統游藝。依照其功能形式的差異,可以再分為:1〈拼板〉、2〈排板〉、3〈滑板〉、4〈巧塊〉、5〈拓樸〉、6〈博弈〉、7〈玄機〉、8〈解迷〉…等八種主要分類。
圖六:參觀者在玩獨立鑽、四併連環座。
圖七:參觀者在玩T型排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