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張世宗教育工作室
「偶」是「偶戲」的主要道具,又可以分玩耍用的「玩偶」和觀賞用的「戲偶」。夏代以人殉葬,商周時代以「俑」或「芻靈」代之,可說是偶的濫殤。秦代出現了有關節、可操弄的「歌舞俑」,就是「傀儡」出現了。三國時代馬鈞作「水轉百戲」;宋代發展出名目繁多的傀儡戲:「肉傀儡」、「藥傀儡」至今僅存其名,而「水傀儡」宋時傳到國外,現在還以越南“國粹”的身份在世界各地巡迴演出,反而在原產地中原大陸卻早已消失不得見了。
M | T | W | T | F | S | S |
---|---|---|---|---|---|---|
1 | 2 | 3 | 4 |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數位典藏- 游藝多寶格 |
圖、文:張世宗教育工作室
「偶」是「偶戲」的主要道具,又可以分玩耍用的「玩偶」和觀賞用的「戲偶」。夏代以人殉葬,商周時代以「俑」或「芻靈」代之,可說是偶的濫殤。秦代出現了有關節、可操弄的「歌舞俑」,就是「傀儡」出現了。三國時代馬鈞作「水轉百戲」;宋代發展出名目繁多的傀儡戲:「肉傀儡」、「藥傀儡」至今僅存其名,而「水傀儡」宋時傳到國外,現在還以越南“國粹”的身份在世界各地巡迴演出,反而在原產地中原大陸卻早已消失不得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