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張世宗教育工作室
毽子,亦作「箭子」,由漢代軍中遊戲「蹴踘」演變而來,不但民間流行,也是宮中嬪妃愛好的娛樂工具。唐代少林寺僧人以踢毽作為練武的輔助功。到了宋代,遊戲的花樣變多,出現:足踢、膝踢、突肚、佛頂珠、剪刀、拐子…等許多不同的玩法 ,主要分為大武及小武兩大項,小武優雅,大武激烈。明清還有雙人花式,更是精采。踢毽子具備了:人數不拘、佔地不大、自製容易、老少咸宜等優點,可以說是中華「全民運動游藝」;也是板毽球、羽球等之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