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和兔子的標誌對玩具有什麼特殊的意義呢?

在1990年日本玩具協會與日本盲文圖書館等福利團體,發起的提案中,建議玩具業界在玩具本身與包裝等環節,加入小凸點等設計讓視障者也能與其他人共同參與遊戲,並以導盲犬記號作為識別標誌。這樣的玩具並非視障者專用的玩具,而是視障者與非視障者可以共遊的玩具,也就是一種通用設計的概念。

到了1992年的國際玩具產業協會會議(ICTI)中,導盲犬記號被認可為玩具國際共通記號。同年代表能與聽障者共遊的玩具標誌–兔子也出現了。而1993年開始英、美、瑞典等國也開始加入共遊玩具的推展。
有導盲犬記號的玩具設計規劃時有哪些要點呢?

  • 需要顏色區別的玩具
  • 需要有顏色不同以外的辨識方式,如透過觸覺,聲音等。

    可透過觸覺來玩的自製接龍骨牌

    觸覺磁鐵四方連(圖片來源:www.artlebedev.com)
    Tetrius magnet set

  • 有電池的玩具
  • 電池蓋的位置與開關方法可用手觸摸確認,電池放入的方向可用手觸摸能確認。

  • 有開關的玩具
  • 開關的狀態可用手觸摸或聲音確認,開關「ON」的位置有「凸點」標示等。

    不同性質的玩具在做共遊設計時有不同的考量要點,總而言之就是是閉上眼睛也能自在快樂玩的玩具。而聽障者在玩玩具與遊戲時遇到的障礙相對較少,但若在玩具中多加入振動、光線、文字、圖案等提示方式,可以更利於聽障者與非聽障者一起遊戲。

    其實共遊玩具的設計不僅可以讓視障與聽障的孩子更快樂的遊戲,這樣的概念也能推展到銀髮族的玩具或生活用品上,讓銀髮族的生活更便利更有樂趣。這樣的設計注意到不同需求的群眾,而且不是把不同需求的群眾特意區隔開,而是以尊重每個人為出發點,做更全面性的考量,讓更多的人都能共同使用。

    共遊玩具推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