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HighLander

自從匈牙利建築學教授和雕塑家厄爾諾·魯比克(Ernő Rubik)於1974年發明機械益智玩具—魔術方塊(Rubik’s Cube)以來,出現許多變形的魔術方塊,在格數方面,除了基本的三階魔術方塊(3×3×3,Rubik’s Cube)外,另外還有二階魔術方塊(Pocket Cube,2×2×2)、四階魔術方塊(Rubik’s Revenge,4×4×4)、五階魔術方塊(Professor’s Cube,5×5×5)與六階魔術方塊(6×6×6),而造型方面也是千變萬化,除了基本的正立方體外,另還有金字塔魔術方塊(Pyraminx)、鑽石魔術方塊(Skewb Diamond) 、十二面體魔術方塊(Megaminx)等等,都頗富趣味。以下介紹二款魔術方塊,一種是細胞增殖魔術方塊,另一種是傻瓜魔術方塊。第一種細胞增殖魔術方塊讓原本的正立方體連結在一起,宛如細胞分裂增殖一般,除了造型頗富趣味外,在解謎方面有具有挑戰性。另外所謂傻瓜魔術方塊,原則上仍為三階魔術方塊,但是顏色從原本的六色降低為兩色,這樣大概稍微動腦一下就可以解開謎題,所以稱之為傻瓜魔術方塊。

其實這種益智遊戲或玩具適當的安排學習或遊戲次序,不僅可以逐步導引玩家認識益智遊戲玩具背後隱含的知識或智慧,更可在遊戲過程中建立玩家解決問題的方法與能力,而所謂解決問題的方法與能力,在大前研一『即戰力:如何成為世界通用的人才』一書中將之視為成為世界通用人才的重要能力之一(即語言力、財務力、問題解決力),在大家一窩蜂強調語言力的同時,家長或教師們有沒有注意培養兒童這種能力呢?

細胞增殖魔術方塊(圖片擷取自:cataloger

傻瓜魔術方塊(圖片擷取自:coolthings